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传真】美国游戏案例研究:美国Triple Town案中的游戏相似性比对

导读

近期,知识产权那点事将在“域外传真”栏目中陆续推出有关美国法院对游戏案件作出的判例研究系列文章,敬请关注。今天推送的内容是关于游戏侵权判定的相似性比对,外部测试法和内部测试法,这些内容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有所涉及。希望这些裁判思路对“换皮”游戏的侵权对比有所启示。


美国游戏案例研究:美国Triple Town案中的游戏相似性比对

 

文 /  郑绮雯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在国内研究者探讨电子游戏的版权保护问题时,美国的Triple Town[1]是引用率最高的的判例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此案在游戏的视觉呈现效果之外,开始探讨游戏规则和游戏体验,并在适用“内部测试法”时依据玩家的测评,判断两款游戏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此案是美国华盛顿西部联邦地区法院的裁决。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法院在此阶段仅需考虑是否存在“关键事实的真正争议”(genuine issue of material fact),以确定是否采用即决判决。大部分的知识产权案件在经历了初次裁决后,双方当事人通常会在谈判后和解,本案也不例外。不过法院的这一裁决还是能说明其相关态度的,而且法院的认定思路对我国司法实践中认定电子游戏间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案情简介

原告Spry Fox的电子游戏《三重小镇》(Triple Town)在Kindle上颇为成功,于是和被告共同开发IOS版本,并签订了一份保密的协议,给予被告(统称为“6Waves”)访问《三重小镇》的特权。但后来被告宣布不再开发《三重小镇》的IOS版本,且其将另行发布一款名为《雪人小镇》(Yeti Town)的游戏。这款游戏与《三重小镇》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包括:


(1)基本游戏规则。两款游戏都是在6×6网格上通过消灭成行或成列的三个物体后出现一个更高等级的物体(在《三重小镇》中,物体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草块、灌木丛、树、小屋等,在《雪人小镇》中则是树苗、树、帐篷、小屋等)。此外还有反派角色,玩家可以放置物体以“困住”反派(在《三重小镇》中反派是一只熊,在《雪人小镇》中则是雪人)。


(2)游戏对话框。如:《三重小镇》的某个对话框是“草变成灌木丛,灌木丛变成树,树变成小屋,以此类推”,《雪人小镇》里的对话框则是“树苗变树。树变帐篷。帐篷变小屋,以此类推”。


(3)分数机制。两款游戏的玩家都可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分,同时还能赚取“硬币”,以让他们在游戏内的商店中购买有利的物品,而且相应物品的定价相同。两款游戏都允许玩家使用真实货币购买游戏硬币,并限制了玩家的购买数量。



当然,两款游戏还是存在视觉上的差异的,比如《三重小镇》的游戏网格背景是草地,《雪人小镇》是雪地;两款游戏中可放置的物体都进行过艺术加工,且彼此之间也并不相似。

 

焦点问题

法院认为,本案的问题是游戏间的相似性是否构成版权法意义上的实质性相似。一部作品只有通过了外部测试和内部测试,才构成实质性相似。外部测试需考虑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的内在思想和该作品表达这些思想的方式之间的客观相似性。内部测试则是通过一个普通观察者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主观的肉眼对比,侧重于这两部作品的“整体概念和感受”。


是否可通过外部测试


外部测试法要求法院确定两部作品中所涉的哪些相似元素是可受保护的。根据《美国法典》第17卷102章第2款,版权不“延伸到任何思想、程序、工艺、系统、操作方法、概念、原则或发现,不论它们在该作品中是以何种形式描述、解释、说明或体现的”。司法实践确立了合并原则(思想与表达不可分离,则对该表达不予以保护)、场景原则(对某种思想只有一种标准的表达,这种表达也是不受保护的)。


(1)基本游戏规则。法院认为《三重小镇》中的思想是等级匹配游戏规则,任何人可以基于相同的思想创作一款电子游戏。就像Spry Fox在《三重小镇》的对话框用语一样,游戏的规则最多只能获得狭窄的保护。理论上,游戏设计者可以用创造性的用语来表达规则,但是这种用语作为游戏规则的一种表达,只有在遇到近乎相同的复制时才会受到保护。


版权法除了不保护思想,也不保护游戏中潜在的“对于思想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过程”。例如,对于游戏网格的尺寸,可能有一系列功能上合适的选择,网格太小会使游戏变得平凡,网格太大会使它毫无意义。也许7×7或者6×7的网格也同样能达到游戏的目的。但给这样的功能性选择提供保护,就超出了版权法的应有范围。


(2)分数机制。法院认为SpryFox在一些表达的选择上是不受保护的,因为这些是众多电子游戏中的“标准场景”(scènes à faire)。例如,使用分数和“硬币”来奖励玩家通关是很常见的,无论它们是被称为“单位”,还是“硬币”或“美元”。玩家可以在游戏内集市兑换硬币以获得游戏优势的概念在许多游戏中都很常见。


此外,《三重小镇》集市的定价结构,以及对玩家购买物品时的数量限制,都是功能性考虑,因而不受版权法保护。


但Spry Fox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三重小镇》的思想。Spry Fox选择了草地作为游戏场的背景,选择了一个从草到灌木丛到树再到小屋等物体的等级结构,将熊作为反派角色,并对每个物体进行了视觉上的加工,这些都是受保护的表达元素。物体等级结构是相似的。对物体等级结构以及游戏场地的刻画是相似的。雪地与草地没有太大差异,熊和雪人也都是野生生物,“平原”的构造与“土块”的构造不那么相似,但至少两款游戏都对这些东西进行了描述。6Waves对话框中的语言选择与Spry Fox的也很相似。


法院初步判断Spry Fox已合理地阐述了《三重小镇》和《雪人小镇》的表达元素之间的客观相似性,Spry Fox至少可以通过外部测试。

 

是否可通过内部测试


一个普通观察者,即使在被指示要忽略不受保护的思想以及功能性选择引起的相似性后,也会发现《雪人小镇》和《三重小镇》在整体概念和感受上存在实质性相似。为了说明这一点,单看 Spry Fox在其起诉状中陈述的电子游戏博主的测评内容就足够了。博主们正是电子游戏的普通观察者,他们认为《雪人小镇》和《三重小镇》是实质性相似的。然而把这撇开不谈,很有可能Spry Fox仅凭借其通过了其主张的外部测试而一并满足了内部测试。在Shaw案中,第九巡回法院创立了一项规则,即当对两部文学作品适用了外部测试法显示真正争议焦点为关键事实争议时,适用内部测试法也必然显示这个事实争议[[i]]。第九巡回法院目前拒绝判定同样的规则是否适用于视觉作品(visual works,如计算机程序)。但本法院假定Shaw案的规则可适用于这两部作品的对比,则Spry Fox主张其合理地满足了实质性相似的外部测试要求,那么也必定通过内部测试。


结语

电子游戏知识产权纠纷近几年在我国出现大幅度增长,游戏抄袭手段越来越高明,一句“游戏规则属于思想,不受版权法保护”可能已经是过于简单而不周延的了。无论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路径寻求救济,还是通过认定为“类电作品”进行保护,都是我国司法实践在面对“换皮”游戏时的探索[[ii]]。《雪人小镇》也是一个“换皮”游戏。法院在Triple Town案中,把对游戏的整体感受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同时也尊重游戏玩家的测评内容,至少在我国版权法的框架下,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实质性相似时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1] Spry Fox v. 6Waves (LOLApps, Inc.), Case No. C12-147RAJ (W.D. Wash.2012).

[2] Shaw v. Lindheim, 919 F.2d 1353,1356 (9th Cir. 1990).原告称被告的剧本侵害了原告剧本的版权。法院认为本案已经通过了外部测试,存在可审理的关于实质性相似的争议问题,于是驳回了地区法院准予即决判决的裁决。

[3 ]孙磊:“电子游戏中设计及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的调研报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调研组,载《中国知识产权杂志》,2016年11月30日。


延伸阅读

【域外传真】美国游戏案例研究:游戏人物及其特殊动作具有可版权性

【域外传真】从4个美国判例法看游戏侵权司法裁判沿革


(本文为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